盆腔超聲波在不孕症評估中的作用
盆腔超聲波檢查是評估不孕症的重要工具之一,它能幫助醫生全面了解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與功能。透過高頻聲波成像技術,醫生可以清晰觀察子宮、卵巢的形態與病變,並監測排卵過程。對於備孕夫婦來說,這項檢查不僅安全無創,還能提供關鍵的診斷依據。
在評估子宮方面,超聲波可以檢測子宮的形態是否正常、內膜厚度是否適合胚胎著床,並發現可能影響受孕的子宮肌瘤、子宮內膜息肉或腺肌症等病灶。根據香港婦產科學院的數據,約15-20%的不孕症患者存在子宮結構異常,而盆腔超聲波是首選的篩查方法。
對於卵巢評估,超聲波能準確測量卵巢大小、計算基礎卵泡數量(AFC),並診斷多囊卵巢綜合症(PCOS)或卵巢囊腫等問題。香港一項研究顯示,約30%的排卵障礙患者患有PCOS,這些都可以透過盆腔超聲波檢查發現。
此外,超聲波排卵監測是評估生育能力的重要環節。醫生可以追蹤優勢卵泡的發育情況,預測排卵時間,指導同房或人工授精的最佳時機。相比其他影像檢查如全身磁力共振(全身磁力共振收費通常較高),盆腔超聲波更具成本效益且無輻射風險。
盆腔超聲波如何評估子宮?
子宮是胚胎著床和發育的重要場所,其結構異常會直接影響受孕機率。盆腔超聲波檢查可以從多個維度評估子宮狀況:
- 子宮形態與大小:正常子宮呈倒梨形,長約7-8cm,寬4-5cm。超聲波可以檢測是否存在先天性子宮畸形,如雙角子宮、子宮中隔等,這些畸形約佔不孕患者的3-5%。
- 子宮內膜厚度:內膜厚度隨月經週期變化,排卵期理想厚度為8-14mm。香港生育醫學會指出,內膜過薄(
- 子宮病變檢測:超聲波能清晰顯示肌瘤(約20-30%育齡女性患有)、息肉(導致15-25%的不明原因不孕)和腺肌症的位置、大小及血流情況。
值得注意的是,經陰道超聲波(TVS)比腹部超聲波能提供更清晰的子宮影像。對於複雜病例,可能需要結合其他檢查如宮腔鏡或全身磁力共振(全身磁力共振收費約HK$5,000-10,000)進一步確診。
盆腔超聲波如何評估卵巢?
卵巢功能直接關係到卵子質量和排卵能力。盆腔超聲波檢查可以全面評估卵巢的生育潛能:
評估項目 | 正常值 | 異常情況 |
---|---|---|
卵巢體積 | 4-8cm³ | 過大可能提示PCOS或囊腫 |
基礎卵泡數(AFC) | 5-10/卵巢 | |
卵泡發育 | 成熟卵泡18-25mm | 發育不良或未破裂卵泡 |
多囊卵巢綜合症(PCOS)是常見的不孕原因,其超聲波診斷標準包括:單側卵巢卵泡數≥12個(直徑2-9mm)和/或卵巢體積>10cm³。香港研究顯示,PCOS在育齡女性中的患病率達8-13%。
此外,超聲波還能檢測卵巢囊腫(如巧克力囊腫)、卵巢早衰等問題。對於需要更精確評估的情況,醫生可能會建議配合荷爾蒙檢查或全身磁力共振(全身磁力共振收費因機構不同而異)。
盆腔超聲波如何監測排卵?
排卵監測是評估生育能力的重要環節,盆腔超聲波檢查能動態觀察卵泡發育全過程:
在月經週期第8-10天開始,醫生會通過系列超聲波追蹤優勢卵泡的生長情況。正常情況下,卵泡每天增長1-2mm,成熟時直徑達18-25mm。香港生育治療中心的數據顯示,超聲波監測排卵可將受孕時機準確率提高至85%以上。
超聲波還能觀察排卵的直接證據,包括:
- 成熟卵泡突然消失
- 卵泡壁塌陷
- 後陷凹出現少量積液
對於排卵障礙患者,超聲波可以鑑別是卵泡發育不良(如PCOS患者)還是未破裂卵泡黃素化綜合徵(LUFS)。這些信息對制定治療方案(如誘導排卵或試管嬰兒)至關重要。
其他不孕症相關的超聲波檢查
除了常規盆腔超聲波檢查外,不孕症評估可能還需要以下特殊超聲波技術:
子宮輸卵管超聲波造影(HyCoSy):在注入對比劑後,實時觀察輸卵管通暢程度。香港部分私立醫院提供此項檢查,準確率可達80-90%。
三維超聲波:提供子宮腔的立體影像,特別適合評估先天性子宮畸形和內膜病變。與傳統二維超聲波相比,診斷準確率提高15-20%。
都卜勒超聲波:評估子宮和卵巢的血流情況,血流阻力指數(RI)過高可能影響胚胎著床。研究顯示,著床期子宮動脈RI應<0.8。
對於複雜病例,可能需要結合其他影像學檢查如全身磁力共振(全身磁力共振收費較高但提供更全面的軟組織對比)。不過,盆腔超聲波檢查因其便捷性、低成本和無輻射等優勢,仍是不孕症評估的首選影像學方法。